喜訊|同心濟世,溢澤生民——同溢堂藥業順利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發布時間:
2023-01-07 11:42
2023年1月6日,國家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對福建省認定機構2022年認定的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的公告》,同溢堂藥業有限公司成功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此次順利通過高新審核,是對公司醫藥科研技術創新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公司在中醫藥行業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公司將以本次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的審核為契機,在提高企業形象和知名度的同時,繼續穩步推進自主創新、臨床研發的進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團隊,為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高新技術企業是衡量和評價企業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國家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領域內企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和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而設立的專項資質認定,同時也是企業對外交往時的一張“金名片”,獲此認證將進一步提升同溢堂藥業有限公司市場核心競爭力,標志著公司的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厚德載物,載譽前行
同溢堂品牌始創于1886年,源自香港。位于福建省漳浦縣綏安工業區的工業廠部同溢堂藥業有限公司創建于2001年,占地面積260畝,公司注冊資本為2.5186億元人民幣?,F擁有丸劑、片劑、顆粒劑等多條生產線,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中藥制藥企業。
公司產品有益安寧丸、金鳳丸、安宮牛黃丸、四季感冒片、一清顆粒、五子衍宗丸、牛黃解毒丸、冠心蘇合丸等。2022年益安寧丸和金鳳丸制作技藝進入了漳浦縣第九批縣級和漳州市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重視產品研發是公司高層戰略性目標,為保障研發工作的順利進行,公司逐年在大幅增加中藥新藥研發經費以及高端研發儀器設備的投入,2017年至2021年投入研發經費累計達9194萬元。同溢堂目前核準有效注冊商標超過300個,擁有16項中國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5個香港外觀設計專利和14項作品登記證書,自2014年以來承擔省市級科技項目有16項。
企業自成立以來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主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省級黨員誠信示范企業、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省工業龍頭培育企業、省企業技術中心、省創新型試點企業、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等多項榮譽。
2022年同溢堂國醫館項目和同溢堂飲片廠項目已經動工建設,預計總投資超過2億元。同溢堂立足國醫復興的新起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做精、做優、做強。
光輝歲月,聚力同行。同溢堂人朝乾夕惕,厚德自強,以傳承國醫藥精華為已任,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以關愛人類健康為宗旨。一代代同溢堂人守正創新,踐行“同心濟世、溢澤生民”企業核心價值觀,鑄就高層次的中藥品牌,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堅定地朝著中醫藥產業化、品牌化、集團化目標邁進。為這個歷久彌新的中國品牌,書寫恢弘壯麗的發展新篇章!
什么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礎,是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國家競爭力的生力軍,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過程中將對企業的核心知識產權、研發和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等指標進行嚴格審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經營范圍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也是科技型企業最具含金量的榮譽之一。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對于任何企業都是一個難得的國家級的資質認證,對依靠科技立身的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想要入選也有著以下幾項嚴苛的認定標準: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推薦新聞
這里是占位文字
這里是占位文字
這里是占位文字
這里是占位文字
這里是占位文字
這里是占位文字